当前位置: 首页 > 研修报告 > 【研修报告】写作教学反思

【研修报告】写作教学反思

2013年12月10日 14:49:00 访问量:372

写作教学反思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反思

教师进修学校  周丽梅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下发后,进修校全体研培人员对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学校组织开展了关于课程标准基本知识竞赛活动竞赛成绩纳入学期工作考核2013年10月,根据通知精神要求,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经过了精心准备、周密安排,组织开展了以学习课程标准为重点的兰西县2013年第二期教师全员培训。为了更好地学习新课标,践行新课标,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本次培训设置了教学反思的专题作业。广大教师必须迅速培养反思意识,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不断反思,敢于反思,及时反思

本次培训我报名参加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学习,集中培训时,聆听了进修校张德胜主任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解读分散自学阶段,再次认真阅读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两个文本,将自己在教研中积累的经验与新课程标准进行对照,主要对作文教学进行反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由于作文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能集中反映出学生的思想认识、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因而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加强作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有效地促进读、说、听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新课程语文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通过学习我对写作教学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期待与语文教师交流探讨,共同提高写作教学水平。

一、分享经验

1.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行,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写作愿望。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人或事。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让生活成为学生真正的创作源泉。指导学生处处留心自己身边的事物。如要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观察他的肖像、衣着、言谈、举止、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地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指导学生观察荷花时,首选通过视觉,了解荷花的形状、颜色、姿态;然后通过嗅觉,闻到它的花香;再通过触觉,摸到它的实体;最后通过味觉,尝到它的滋味。此外,还必须积极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激发写作的情感,激起写作的愿望
    2. 鼓励学生写片段多记日记练写随笔。

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中学生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练笔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可以直接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而随笔,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字数自由。只管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议论,可抒情可记叙随心所欲。洋洋洒洒几千字,不嫌多;点点滴滴几十字,不嫌少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写的内容起初比较简单,渐渐地,观察视野不断扩大,从身边的小事写开去,写社会、写人生。内容越来越丰富:班级的生活与风波,家庭的欢乐与忧愁,社会见闻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尽入笔底。学生不仅有话可写,而且更真实,更贴近生活
    3. 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教会学生选择吸收素材。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阅读是“吸收”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架起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教师借助课本,通过型课文或片断讲解,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的真实性以及表达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教学中十分重视通过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搜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并掌握良好的积累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作文的素材也就多了起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除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素材外,更应教学生主动选择和分析有用素材的能力与习惯。
    二、 反思不足

1.写作缺少个性和创造性。

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觉得无话可说,作文中总是干干巴巴的几段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章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感受,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缺少个性和创造性。

2.写作教学流于形式 。

虽然我们经常倡导创新作文,强调作文在教学中的份量,但在实际行为中,我们很多教师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或者每周就来一篇作文,造成了学生为作而写作,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日常化系统化教学,使大部分同学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动,有的只是优美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

3.评价方式简单、程式化

作文评价应是一种过程性评价,而不是总结性评价。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作文评价只是评价学生作文的好坏,而且评语大多程式化,多理智评述,少感情投入没有立足于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往往令学生望而生厌,收效甚微。

三、改进建议

1.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随时写,及时写,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发自内心的、主动而积极地渴望去抒写日积月累的写作。

2. 结合课文目标进行模仿写作训练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3.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我们应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生并不是生活的局外人,学生写作文不仅要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更要引导学生积参与生活,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若单在靠作文指导时启发学生选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往往会一时想不起来而无从下笔。那么在写作文前我们要组织学生开展“夸奖他(她)”“我佩服他(她)”“他(她)真行等即兴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学生就会有较多时间去有意回忆,搜集所写人物对象的有关材料。这样,既可激发学生表达人物的欲望,产生作文兴趣,又可以选择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材料。

我们可以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素材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如学会某种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某件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某种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一定的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引导学生应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仓库之中,素材积累多了,写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了。

4. 拓宽阅读面教师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读物,一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二是优秀作文选之类,让学生在写作上接受启示;三是科普读物、工具书之类的非文学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习作准备材料。

要求学生对在平时教学的文章中或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的精彩片断、妙词佳句、成语格言、名人名言及时摘抄,分类进行整理,并写上简要的阅读批注或感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资源所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报刊杂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查询和阅读所需图书或文章,扩大阅读面。如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的图书网站,像中华图书网、中国电子图书网、中学生作文网等,并推荐网上一些好书或好文章,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学生上网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加强语言积累,天长日久,必定能提高习作水平。

5. 教师点评得法多加肯定,少点批评。教师点评对写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指出:“人有自尊的需要,而实现自己的潜能是人的最高需要”。作文点评应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作文点评成为学生爱写作文的催化剂。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这样才不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很难的事,从而畏惧写作。新课标提倡尊重和赞赏学生,让学生的闪光点在我们正确的评价中熠熠生辉。

总之,中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改善的过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除了具体方法的应用外,还要注意每个学生的性格、学习方式等,抓住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慢慢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作的难题,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

 

 

 

                                                 校对/方丹

 

 

编辑:路海波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