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论坛* > 【教师论坛】寻找课堂的着重点

【教师论坛】寻找课堂的着重点

2015年04月21日 15:05:27 访问量:290

寻找课堂的着重点

——华应龙老师《找次品》一课有感

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小学  潘玉梅

 

在哈尔滨两天的学习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来自北京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的《找次品》这一节课。我领略了华应龙老师的睿智、幽默……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华老师在上课之前的开场白“学校就是学笑”“学问就是学着提问”“课堂最美的风景在孩子的眼里”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富有哲理的言语都摘自于华应龙老师今天教学《找次品》的课堂中,无论是信手拈来,抑或刻意为之,都映射了华老师“用思想教学”的大气、睿智与深远。

    课堂上,紧紧追随华老师《找次品》的教学进程,细细记录孩子们课堂中的言与行,慢慢品味华老师究竟要的是什么,暗暗追问“孩子们是否到达预期的彼岸”。课余,也努力回忆曾经若干次听过的《找次品》,试着比较他们的教与学,有了些许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面对“目标之痛”,去末存本

    《找次品》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往往会赋予这节课多重的目标。从活动资料中看到教学目标是:(1)会解决简单的“找次品”问题;(2)会“如果……那么……”数学地思考;(3)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课堂中可以发现,记录推理过程由华老师自己“包”了,简单、形象、易懂的记录方法,无需教师半句的解释,从孩子隐形的思维过程到教师的板书记录,犹如呼吸般自然,保证学生的思维始终凝聚在用“如果……那么……”的推理之中,体会数学思考的严密性。另外,课堂教学中还弱化了关于“让学生知道从多个测品中找一个或重一些或轻一些的次品,应把测品尽可能平均分成3份,这样称的次数最少”这样结论性目标,如果说还存在,那也仅仅是附属在过程性的讨论之中。

二、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1.关照学生真实的疑难。

    每当呈现一个数学问题或获得一些结果,华老师不是急着提炼、推进,而是先问问孩子有是什么疑惑。如,在先后交流2个、3个球中找一个稍重的球需要的次数后,华老师又设问:你们有问题吗?学生的疑惑是:2个是称一次,为什么3个也只需要一次?如是疑问,学生问了一个又一个,看似浪费了时光,但实则珍贵,这些疑惑恰恰暴露学生的认知原点,或许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或是关注点。

    2.顺着学生的思维而教。

    “当你看见孩子的行为,你并没有看见孩子;当你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你才开始看见孩子;当你关心孩子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你就真的看见孩子了。”华老师正是基于孩子的真实的疑惑与感受,选择了贴着孩子思维的教学路径。

    一般的课堂,总想早点让孩子们感受到“要分成3份,尽可能平均分”,因而总愿意在乒乓球的数据上做文章,总是先从“3个”入手,然后是5个、9个……。而华老师的课堂却是反其道行之,从2个开始,而后是对“8个”的讨论,再是“9个”。这样的教学“序”,无疑会让路程走“远”一些,但离学生近了,更符合学生的直觉与经验。   

    华老师的课堂非常完美地演绎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学本课堂。以学为本,需要追求一个“真”字,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只有让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疑惑),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去思考与表达,只有真正包容学生的差异,而后,才有可能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来源:华应龙教学论坛                                    

                                                                   责任编辑/黄晓玲     

编辑:尹红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