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论坛 > 【教师论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探索

【教师论坛】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探索

2013年07月09日 10:22:32 来源: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访问量:450

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探索

兰西四中  郑宇舟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只有及时获得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创新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务之急。下面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及体会谈一谈。 

一、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史两汉的“重农抑商”政策时,课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怎样理解‘重农抑商’政策?”“怎样看待‘抑商’,这个政策在封建社会曾起了什么作用?”让学生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探究、讨论。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有学生认为:“以农业为天下根本,打击商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这样有利于社会安定,这个政策应该肯定。”还有学生认为:“这个政策对于经济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应该否定。”又有学生认为:“尽管西汉政府奉行了一套‘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前提下,商品经济仍然兴盛发展,商业活动活跃,商人财力雄厚, 甚至‘富于天下’,说明我国古代一直把农业称为“本业”,而把商业称为“末业”,因此长期以来重视农业,轻视商业。有同学还介绍西汉初年各统治者普遍重视农业的情况,最为典型的是汉文帝诏书中“夫农,天下之本也”,同时介绍从汉高祖起实行禁止商贾及其子孙为官,禁穿丝、葛、毛织衣服,禁止乘车骑马,并加倍征收算赋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推行抑商措施。直至东汉,统治者依然规定商人不能兼营农业。这说明重农抑商是当时的一贯政策。最后有同学总结这个政策既要肯定它对西汉农业的恢复、发展和政权巩固所起的积极作用,又要指明限制商业发展所起的消极作用,以及它对后世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 。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养成自己动手动脑独立观察、判断和解决历史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会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例如:中国古代史中有关农民战争问题。当讲完封建社会的历次农民起义,我引导学生思考,尽管每次农民起义都有其爆发的具体原因,但是撇开具体原因,怎么总结出共同的原因呢?有的学生回答是“统治阶级的暴政”,也有的回答是“遇到自然灾害,统治者照样催租交税,农民无法照旧生存下去”。学生回答的众多内容都仅仅从一个角度来谈,不能全面概括。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共同原因,一学生回答“天灾人祸”。纵观历次农民起义,其爆发原因尽管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因素,这一学生仅用四个字就将复杂的原因展示出来,回答得很到位。再比如 以《美国内战》一课为例,通过阅读学生归纳出本节突出三个重点:一对矛盾、一个人物、两个法令。对矛盾,就是“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而黑奴制的存废问题成为此矛盾的焦点, 从而得出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一个人物,就是领导美国北方资产阶级取得内战胜利的风云人物──林肯。两个法令, 即《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一对矛盾是导致这场内战的根源,时代造就了林肯总统,两个法令则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这就是三个问题的内在联系。内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崛起,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教学中;我抓住重点,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揭示教科书中并没有明确展示的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到会学”的飞跃等创新教育的尝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校 对/王淑华


编辑:路海波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