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研究 > 【专题研究】“引导—发现”式音乐欣赏教学法

【专题研究】“引导—发现”式音乐欣赏教学法

2011年11月03日 09:03:53 来源: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访问量:514

“引导—发现”式音乐欣赏教学法

——中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

教师进修学校  王丹丹

一、创建“引导—发现”式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目的

“实施之法,贵在启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导”,服务于“学”才能把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到实处。

1.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分层次,步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全员参与、全身心参与到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中,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规律,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在规律的探求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探求的方法,通过对“规律”的发现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引导—发现”式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概述

“引导—发现”式音乐欣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不是从作品感受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突出主体,重在欣赏。教师附以启发性、提示性文字及插图,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表达和灵活发挥的空间。

三、“引导—发现”音乐欣赏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因此在教学中坚持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找到一种适用于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模式。

1.聆听音乐,激发兴趣

音乐是听觉艺术,“以听为主”是欣赏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但“以听为主”不是盲目地听,而是带着问题听,也就是说要有思维参与地听。只有吸引学生自觉地去听,才有可能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课的开始,不告诉作品名称,作者情况等,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特点、情绪,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想象。之后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甚至绘画、编舞等形式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有可能会与作者的表现意图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都是通过认真聆听而得到的,具体、实在。课堂上,往往学生听得认真,教师上得轻松,气氛活泼热烈。同时,也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

2.引导探索

在这一音乐教学模式中,要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也就是说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会音乐”变为“会学音乐”。从而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要在音乐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对于同一首作品,学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创造性理解,可以发表不同的评价。“引导—发现”式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不是通过教师讲解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发现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以音乐问题为中心,安排教学程序,强调学生自己发现,强调发现的过程,强调获得知识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3.理解音乐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音乐是抽象艺术,它不同于美术。比如画上有树林、小溪、阳光、房屋、鸟等具体的形象,而音乐不能再现事物的具体形象,它是由许多音乐要素构成的某种特殊的声响。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去欣赏和理解音乐呢?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启发学生积极地去想象,是引导学生参与欣赏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

适当的气氛,可使学生做好欣赏乐曲的心理准备,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情景”对意义建构有着重要作用。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运用课件等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适宜的情境,可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产生正确的主观体验。

音乐作品除了能给学生教育启迪之处,它还有一种独特的感人的魅力,那就是人们的感情和想象可以在乐声的熏陶中尽情自由地驰骋。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没有“标准答案”。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刚开始的音乐有学生理解为是“作者不屈于命运,要与命运挑战对抗”,还有学生简单的理解为“命运的叩门声”,从中也可以看出“音乐是活的”。

在“引导—发现”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中,生动活泼的表现和创造活动,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教师”与学生建立起一种朋友般的师生关系。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其中的“但无定法”指的就是教学的艺术性。教学活动的多因素作用,要求教学方法随机应变。“贵在得法”,指的就是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最能有效地组织学习、刺激学习和检查学习的方法和手段,争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要伴随着新的理念,教学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地被发展,虽然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结构保持相对稳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模式的内部要素和基本结构不发生变化。一个教学模式刚刚形成时,仅是一个雏形。经过一个时期的教学检验,定会发现其不足,要不断的补充充实一些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新的经验。

 

编辑:风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