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学 音 乐 教 学 设 计
题 目 |
竖笛基础训练 |
总课时 |
两课时 |
|||||
学 校 |
崇文实验学校 |
教 者 |
王力维 |
年 级 |
七年 |
学 科 |
音 乐 |
|
设计来源 |
网络、自我设计 |
教学时间 |
2011年6月20日 |
|||||
教 材 分 析 |
本课的课题是“竖笛基础训练”,开展课堂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并通过对竖笛吹奏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施,培养学生视唱、合唱能力。从兴趣出发,本着“学习竖笛、愉悦身心、走进音乐、享受快乐”的观点,培养学生对节奏、速度、和声的感知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与他人交流、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 |
|||||||
学 情 分 析 |
这是一节竖笛演奏的起始课,面对学生,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阐明选择竖笛这种乐器作为演奏模块学习的原因,激发学生对演奏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口,感受音乐、器乐带来的美,体味、提高音乐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合作、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遵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审美为核心,以竖笛为媒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全面实施“人人学竖笛,人人会合奏”。 |
|||||||
教 学 目 标 |
通过把竖笛的学习融入课堂音乐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科学有效的竖笛教学方法,使器乐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真正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对节奏、速度、和声的感知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与他人交流、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 |
|||||||
重 点 |
竖笛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演奏方法、基本的演奏姿式、音高的感受与表现、学生间的相互配合,以及循环呼吸方法的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
|||||||
难 点 |
学生在练习竖笛的过程中对音的感受能力和掌控能力,以及对和声的感受能力,协作间的音量平衡、模唱时的音准无误是本节课的难点。 |
|||||||
课前准备 |
师、生学具准备:竖笛、打击乐器、板书乐谱设计 |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使用;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
教 学 流 程 |
|||
环 节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准 备 部 分 12 ︱ 15 基 本 部 分 20 ∣ 25 结 束 部 分 3 ∣ 5 |
一、精神充电: 二、复习提问: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sol、la、si的指法。 三、综合练习: 1.sol、si的单音练习 2.sol、si的听音模唱练习 3.了解什么是“循环呼吸”并尝试运用 4.sol、si的和声奏唱练习 5.小练习《我有一只小羊羔》 a.利用小练习中的乐句片断进行sol、la、si的指法切换练习。 b.单旋律声部练习:《我有一只小羊羔》 2/4 7 6 5 6︱7 7 7 ︱6 6 6 ︱7 7 7 ︱ 7 6 5 6︱7 7 7 5︱6 6 7 6︱ 5 — ‖ 6.双声部旋律配合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下课: |
饱满的热情、坚定而有力的口号。 迅速反应、快速回答 认真聆听、轻声模唱 学生感受 按教师的口令迅速的做出反应,先自己演示指法,然后将正确的音吹奏出来 学生练习 师生配合 生生配合 |
通过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速度来判断学生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 让学生了解什么循环呼吸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以单音练习巩固指法进行指法切换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竖笛演奏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使用;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文案”。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