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长论坛- > 【校长论坛】转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校长论坛】转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2013年07月10日 09:28:32 来源: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访问量:732
 转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平山二中 于成文 

过去,我们的老师较少倾听学生的声音;如今,许许多多的老师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所知、所想、所思、所疑、所惑。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期待的结果,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是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的结果,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的结果,这种教学方式我们把他叫做探究式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对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新学习方式之一,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构建探究学习的平台

张宝华老师在《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对于初中生来说,对问题探究的兴趣是第一位的,问题研究的价值是第二位的;只要有问题就可以探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他们探究的学习内容。”

1.教师在构建探究学习平台中的作用

在探究学习的教学中,教师除了在合作学习中应发挥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对自己何时参与讨论、如何参与做出决策。在倾听学生发言时,教师要能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已有经验和仍是未知的内容,从而准确判断学生理解的程度,并决定何时由教师做补充。同时,教师要能准确地判断学生是否已基本充分地交流并表达了他们所能想到和理解的一切,从而果断地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以何种方式介入。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理解水平有大致的了解,从而判断教师对讨论内容的补充分析深入的程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在探究教学中的作用。

2.探究学习教学中的教师技能

1)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想让学生自主探究,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在课堂上,教师的发言或活动时间,不宜过多,师生活动时间比一般是13,甚至也可以是16。教师要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探索。

2)设计能引起学生探究的问题。设计引发学生探究的问题是教师应具备的技能之一。一般地说,容易引起探究的问题常常是: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引导学生的内心体验,注重学生内心体验的探究往往更容易使学生沉浸其中。此外,学生在已有方案或问题解决办法中激起的新问题、新办法以及新颖有趣的问题或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都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深入探究。

二、有效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1.创设问题,激发探究

探究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针对学生情况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教师在创设问题、激发探究中,要交给学生一些生疑的方法。如:类比生疑法,在同类的类比中找出不同,探究原因,得出自己的结论;联想生疑法,就是从课文的某一知识点或课文的某一触点展开多方面的联想,从而发现疑问;对比生疑法,在对比异同中发现问题,进而找到理解事物本质的关键;寻因生疑发,即学习者借果推因,多问一个为什么。

2.创设情境,引发探究

创设情境,引发探究需要教师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积极性。

3.预设时间与空间,激励自主探究

只有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思考时间,才能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思考,去探究。强化学生阅读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感受和驾御文本。一位教师在教学语文七年级上册《伟人细胞》时,要求学生第一遍自读,感悟探究:贾里的伟人细胞表现在哪里?第二遍自读,感悟探究:为什么贾里实现伟人的三次计划都失败了?第三遍自读,感悟探究:贾里意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每一遍自读,老师都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足学生读书和探究思考的时间,有的学生探究思考的不理想,老师就让学生多读几遍,有时要求默读,有时抓住关键情节齐读、范读。由于学生有自主读书、深入思考的时间,因此,在交流时,学生有话可说,甚至连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都提出了一些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探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4.展开想像的羽翅,引发探究

所谓“想像”,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无论学生是创造想像还是再造想像,都是很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展开想像,引发探究就是讲学生的语文学习由探究现实存在的问题引向探究虚拟假设的问题。如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探究练习第三题:有型大典完毕,皇帝回后宫后,事情将会怎么样?这个阅读写作训练题就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引导学生创造。

5.纵横结合,深入探究

纵横结合就是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探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纵向探究学习是将知识的学习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学习者的思维围绕知识点进行纵向关系上的探讨,以考察知识点所涉及的知识在不同的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从而对知识点形成正确的理解。

横向探究学习指的是在同一平面上学习的深入和思维的深入。教师传授的是一个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学生的思考探究应该借助于这一个个“点”来进行,这一个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实际上是学生思维的出发点,思维的活跃正在于“点”的基础上的指向。如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所选四篇课文,描写和讴歌了祖国春夏秋冬的美好景色。一位教师在单元总结是提出横向的探究问题:如何抓住课文突出的一点记住四篇文章各自的特色呢?学生抓住这一点进行顺向发散探究。有的学生从抓景物特征的角度开过四篇课文的特色:《春》的勃发的青草、竞放的春花;《三峡》的峻峭的群山、迅猛的江水;《济南的冬天》里的温晴的冬天;《夏》则展现了紧张、热烈、急促的夏等。有的学生从写法的不同或语言风格的不同概括出四篇课文各自的特色。

三、探究学习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学生参与性差。在探究的交流方式上,多数教师局限于师生的一问一答的单向交流,缺少学生的广泛参与合作,课堂气氛较为沉闷;所有问题均由教师提出,学生没有质疑,没有发现,学生被动地学习,缺乏主动地参与和思考;探究过程中,教师讲授的多,学生参与的活动少。

2.在探究时,教师未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读书、思考时间,学生未把课文读通读熟,不能真正产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以致学生的探究不够深入。

3.在探究问题设计上,问题过于琐碎,没有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问题进行探究,浪费了时间,课堂效率不高。对课文探究练习中设计很好的探究型练习题目置之不理,没有在课上或课下落实。

4.教师对学生的探究限制过死。阅读中,都是教师的感受和看法,没有学生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学生在阅读中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作文中教师给出的题目单一,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把握有效探究进行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总之,学生学习方式的构建必须依赖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是为了不教”,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改革“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既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校 对/孙玉平


 

编辑:尹红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