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论坛 > 【教师论坛】语文课堂教学中让爱走进学生的心房

【教师论坛】语文课堂教学中让爱走进学生的心房

2015年03月18日 10:01:34 访问量:589

语文课堂教学中让爱走进学生的心房

红光中学  吴亚丽

 

如果没有爱,天空不会那样湛蓝;如果没有爱,花儿不会那样灿烂;如果没有爱,溪水将不会那样清澈;如果没有爱,太阳将不会那样耀眼……如果没有爱,生命将没有色彩。

一晃,从事语文教学已经十多个年头了,因为有爱,我的教学生命才如此美丽。我相信这样一句话: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份爱心,一份关怀,足以点燃一个孩子一生的希望!所以,我想说教学中,最重要的理念是心中有爱,因为爱,所以爱。有了爱,自然会有责任感。学生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语文教学就是在这一片土地中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人,它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捧出一颗心,用我们的爱心,信心,耐心,童心去播种,去浇灌,去呵护,更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超越!

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中总是承载了大量的思想内容。其思想内容大多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而逐步深化和发展。例如,革命爱国主义的内容,初一上学期以《最后一课》为代表。这是法国作家都德的名篇,它通过小学生弗郎士幼稚的心灵和眼光,直观地表现出教师韩麦尔对自己母语的爱,实际上寄寓了对自己祖国的深切的爱。学生小弗郎士的经验,使课文显得浅显易懂。而到初三年级,爱国主义的内容不但在量上增加了,其表达方式也复杂起来,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沁园春雪》以及《藤野先生》等。后者向我们展示了鲁迅先生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但在日本期间的见闻,使他深感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也只能做给别人示众的材料,从而使他毅然弃医从文。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如何传达给学生,是需要教师认真下一番功夫的。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要借助于感情。一种经验要成功地向别人传达,也必须借助于感情。所以,初中语文课中的思想内容多数呈现为经验形态,决定了语文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时必须注重相应的情感教育。

再者初中语文思想内容的载体极富形象性,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课文总是通过对特定情感的表达、事实的叙述、景物的描写、故事的展开,来寄寓特定的思想内容。王家新的《在山的那一边》,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课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对某种品格的赞美和对美的热爱。《生命的意义》和《鞋》等课文,既是对保尔和大个子军人这两个英雄人物的描写和赞美,又表现出一种生命哲理的思考,使读者的思维受到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迪。初中语文课这种形象性的特征,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也决定了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方式,以活泼、直观的手段达到思想灌输的目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应当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它既包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又包括爱国思想、集体观念、奉献精神等,从而使学生既有知识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提出三步走:一背诵,二理解,三践行。《弟子规》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师生刚接触之时,不容易背诵,更不必说理解了。诵读经典之作,是学生喜爱的方式。学校号召师生利用晨读,以及课余时间诵读《弟子规》,在一段时间的诵读过程中来记忆背熟《弟子规》。同时学校还将教师及部分学生作为背诵的先行者,教师及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背熟《弟子规》,并到政教处进行背诵过关检测,达标者给予经济与精神奖励,以此激发背诵的热情与积极性。背诵是理解的基础,传统经典美文更是在诵读的过程中来理解其意义的。在先诵后背过程中,师生经历传统与现实的博弈,理性和热情的思考对《弟子规》的接受由被迫的行为,变成主动的行为,逐渐融入到血液之中,成为潜意识的本能,行为端庄了,思想纯正了,品德高尚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教学中处处能够体现爱,处处能够传递爱。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图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爱住进学生的心房,在爱的滋润中,这片贫瘠的土地一定会开出灿烂的花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责任编辑/孙玉平

编辑:尹红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