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总结 > 【经验总结】提升内涵 创新载体 促进研培工作转型升级

【经验总结】提升内涵 创新载体 促进研培工作转型升级

2015年05月08日 14:06:31 访问量:455

提升内涵 创新载体 促进研培工作转型升级

——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培工作转型升级大庆现场会经验材料

佳木斯市教育研究院

几年来,佳木斯市教育研究院立足市域教育发展实际,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研培人员专业引领作用,不断创新研培工作载体,提升研培工作内涵和质量,促进研培工作转型升级,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转变研培理念,优化研培队伍

教研要突破常规,有所创新,必须从转变教育理念和研培理念入手,提高研培队伍整体素质,走教研培训转型创新之路。 

(一)关注课程改革,提升研究水平。每月组织一次全院教研员业务学习,聘请省、市教育专家进行有关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研工作创新等方面的专题培训。采取部门常规教研、自主学习、兴趣小组研讨、参观考察和参会培训等方式,学习新教育理念、新课程理论,让教研员重点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如何评价才能更好地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以项目推进、活动策划和研培人员素养大赛为牵动,采取研培一体化机制,落实研究课题到部、到人,带着问题边学习、边指导、边研究、边总结,教研、科研和培训同步实施,不断提升研培队伍整体素质和研究水平。

(二)关注师生成长,提升指导能力。对研培人员深入基层走访、深入课堂听课次数做了硬性规定,并通过表扬、评优、晋级等措施激励教研员经常置身课堂教学一线。通过开展“好课标准”大讨论,进一步明确新的教学指导方向。要求教研员在深入课堂教学指导过程中,同学科教师一起认真研究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方法,研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指导的重点不放在

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上,而是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沿着促进教师成长、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方向,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和指导,满足师生的个人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新课程背景下研培人员的业务指导能力,高效完成教学指导任务和目标。要求学科教研员要上教学示范课,将新理念、新方式和新形模式引入课堂,在学校一线教师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关注学校发展,提升服务质量。整合研培资源,将教研与培训工作融为一体,形成合力,更加高效地服务基层学校。重点关注学校发展规划的研制、办学定位、校本教研、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科研兴校等学校发展要素,提升学校发展动力。每个学期,都组织各部门深入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倾听不同层面中小学校长、教师对研培工作的需求、愿望,研究学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研培规划。通过校长论坛、专家学校管理诊断、办学策略研讨交流、校长专题培训、高校委托培训等方式,解决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特色建设等方面问题,协助校长确定改进学校管理和科学发展的策略。特别针对一些薄弱学校,积极了解学校和教师的潜在需求和心理状态感受,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见解,倾听他们的心声,尽力支持,热心服务,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二、拓展研培载体,丰富研培内涵

在坚持常规研培工作的同时,不断总结研培经验,探索有效研培载体,充分发挥研培机构研究、指导与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一)注重基地示范引领。实践证明,教研基地是做好教研工作的有效形式。通过发挥教研基地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利用优质教研资源,丰富学校教研内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实施了全市“教研基地”建设工作,制定了“佳木斯市教研基地认定标准”,从学校概况、课程实施、队伍建设、教研特色、工作成果等方面进行考察,将基本符合条件的20所小学,认定为佳木斯市教研基地,确定了10所中学为学科教研基地。教研员也与基地学校的老师同台上课,“下水作业”起示范引领作用。2012年,我们又制定了“佳木斯市教研基地中期评估标准”和“佳木斯市教研基地中期评估量化表”,对第一批和第二批认定的30所小学、15所中学基地学校进行中期评估验收。评估采用听取汇报、推门听课、教学展示、检查材料、工作量化、评估反馈、工作座谈等方式,分别从常态下的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师资建设、校本教研、教学评价、教学环境及执行实效等方面进行评估,评委针对个人所验收的项目,背对背打分,再由评审组核分,按照评估分数的高低评选出了佳木斯市“示范教研基地”、“优秀教研基地”、“合格教研基地”。后来,结合此模式还建立起一大批科研基地校、艺体教研基地校。教研基地建设,为学校的教师研培注入了活力,促进教师积极投入到研培活动中来,教师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聪明才智得以发挥,涌现出一大批名师。

(二)注重品牌活动创新。多年来,中小学教研部门采取以赛促学、以赛代训的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形成了佳木斯市研培工作的品牌活动。目前,已成功地举办了14届“菊花杯”、7届“百家讲堂”、11届“艺体课坛”、5届“杏花杯”教学竞赛活动。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确定竞赛活动的主题,业务校长作为评委全程参与整个竞赛评选过程,现场打分,公布成绩,决不搞暗箱操作。活动中,坚持每一项大型教研活动均向基层学校开放,尤其是省市教学能手选拔及各类教学竞赛等受到学校瞩目的评选活动,更是紧紧依靠基层学校,力求得到他们的支持与监督,确保活动的公正与质量。近年,又重新调整了竞赛活动规则、评比标准和成果认定办法,更加关注教师成长,关注教学研究,淡化比赛分数和结果,注重引导学习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师之间经验分享和问题反思,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全市品牌教研活动的推动下,一些学校的“秋之韵”、“红烛杯”等教研活动也很有影响,已成为校本教研品牌活动,专题教研、诊断性教研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课多讲”、“走讲制”、“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多种教研形式演变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

(三)注重校本研培深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教研工作实效,加强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构建以校为本、基于网络覆盖城乡的教研渠道,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开展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内容的学习研究。通过深入学校参与教研组集体备课,围绕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和学生喜欢两个原则,积极组织开展以讲课、听课、评课为主要内容的切磋与交流活动,共同反思,相互交流,促进教师在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同时,完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制定各个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培人员在参加校本活动的同时,也了解了各学校、各学科的教学情况,更有效地开展教研工作,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三、创新研培模式,提升研培品质

(一)网络研培。一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师远程培训。网络培训平台汇集了国家级专家学者的学术精华和一线名师丰硕实践成果,是优秀的教育资源。广大教师足不出户,时间灵活掌握,就能够自主完成学习,这是培训工作步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佳木斯市努力开拓培训空间,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远程培训基地。20146月,举行远程培训基地挂牌揭匾仪式活动。在远程培训方面,我们建立了市、县齐抓管理机制,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网络研修骨干队伍,引领和推动了广大教师投入到网上网下研修相结合、虚拟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网络培训中,已有数千名教师通过网络培训受益。二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博客、QQ群、论坛、UC、呱呱等交流工具,为一线教师搭建互动平台,及时发布活动信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师参与研讨活动。201211月,成功策划开展了省UC“小学教研在线”研讨活动。研讨主题为《如何在学案设计中设置并实施高效的学习任务单》,活动中播放了佳木斯二十小学杜丽娟老师《尝试与猜想》视频录像课,共有省内教师400多人次在线,主题帖点击率达1300余次。网络教研提高了教研效率和参与面,为更好地服务广大教师,特别是偏远的农村教师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二)合作交流。一是区域间合作交流,实现研培工作区域性交流互动、资源共享。20114月,在佳木斯市召开了“黑龙江省首届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成果展示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第三届小学教育高端协作会”,黑龙江省“七地市”1000余名教师参加现场会,共享此次盛会的宝贵资源。20124,在佳木斯市召开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第四届小学教育高端协作会暨小学数学研培会。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省农垦总局1000余名教师参加现场会,共享了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学院李艳艳教授针对2011版新课标所作的精彩讲学。20144,佳木斯市召开了龙东地区高中联合体教学研讨会,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研讨活动,共有14所高中120名教师参加。二是校际间合作交流,开展互促互惠、共同发展。制定“教学开放制度”,确定“教学开放日”,学校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面向全市开放,其他学校的教师可根据课程表随意观摩任何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开放活动,无论是对授课教师,还是对听课教师,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将进一步总结这项活动的经验,使之逐渐成为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常规活动。

(三)课题牵动。始终坚持实施课题牵动战略,以科研课题带动教研培训工作内涵发展、纵深发展。一是围绕“佳木斯市区域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策略”课题,探索并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研培模式。几年来,共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研讨会3,中小学学习心理辅导课专题研讨会1,2013,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班,2014,举办了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累计1,600余人次参会。目前,全市共有86所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54,培养专职教师39,兼职教师10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二是围绕“构建和谐、互动、探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课题研究,探索中学新课程改革以校为本教研指导模式,指导突出整体性、全面性、公开性、探索性,促进了中学各学科教师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三是协同上海愉快教育所研究国家重点课题《推进学习设计,提升学习效能》,开展实验研培工作。实验教师从中吸纳最前沿的教育精髓,并通过参加上海“乐学杯”课堂教学竞赛、案例评比提升教师能力,通过定期培训、网络教研、教学竞赛、教研展示等形式,不断创设成长空间,提升教育水平。四是电化教育工作方面,承担了国家、省级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省内名列前茅。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核心项目培训,获得了东北三省唯一国家级一等奖。

(四)名师引领。选拔出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优秀教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以探索一条教师成长的新路,实现由知识传授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工作室共遴选8位数学、语文名师成为工作室的首批主持人,他们将在语言运用、习作评改、数学思想、空间观念等方面做探索、总结、提升,以带领全市教师走上系统化专业成长的新路,有力促进市域教育的优质发展、均衡发展。

(五)抓好常规。一是抓好教师培训。几年来,每年坚持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不少50学时的集中培训,5年不少240学时的培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侧重进行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新课程标准、农村教师的培训、班主任培训、信息技术等专项培训。二是抓好常规教研。做到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艺体教育研培工作全覆盖,做实做细研培工作,重点抓好了教研组织建设、听说评议课、教研讨论会等项工作,进一步规范教研培训管理,优化教研合作机制,加大研培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研培工作的正常运转,才能实现研培工作的最终目标。

总之,通过我们研培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提升了研培工作内涵,创新了工作载体,研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曹友斌



编辑:路海波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