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专题研究】《初中数学教材三遍走分层达标》教学模式

【专题研究】《初中数学教材三遍走分层达标》教学模式

2014年12月15日 10:00:44 访问量:696

《初中数学教材三遍走分层达标》教学模式

——2014年优秀教学模式评选材料

崇文实验学校  孙立宏

一、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当前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比较困难,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相对比较淡薄,学习数学的困难生约占四分之一,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我们不出了很多尝试。最后发现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回归到原点,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上进行分层。

 三遍走分层教学是在我校数学组六步教学法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在理想学校建设背景下进行的课改研究。分层教学始终是困扰着我们班级授课制的一个难点,我们做了很多尝试,在同课上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体现思维的练习分层;在课下作业中采用自主性作业进行作业分层;在达标检测中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形式进行达标分层;“211”模式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的环节实现环节分层教学,独学是第一次分层,对学是第二次分层,群学是第三次分层;在课堂评价中,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评价分层;而我们的“三遍走”是在学生的认知规律上进行认知分层。

 以“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念为指导,激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问题,探索出一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课改之路来。

二、课题理论依据

    (一)皮亚杰认知理论

 第一,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强调认知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应依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
    第二,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经过同化、顺应机制而建构起来的经验体系。这要求我们树立新的知识观、学习观,选择符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内容,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第三,强调主体在认知发展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认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不断地组织和再组织过程,在新水平上整合新、旧信息以形成新结构。只有当所教的东西能够引起儿童积极探究和进行再创造的愿望和行动时,才会有效地被儿童所同化。
    第四,教学应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发展。维果斯基等人强调教学对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教学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必须以儿童一定的成熟为基础;另一方面,“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要创造最近的发展区。

   (二)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

3.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

4.教师应允许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学段目标。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对部分学生采取“延迟评价”的方式,提供再次评价的机会,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与突破之处

 (一)研究目标

    1.传统统一授课和分层教学的区别和联系

 2.如何分层

 3. 分层教学实施的途径

 4. 分层教学的优缺点

 5. 分层教学的优化

 (二)研究内容

 1.学生分层

 2.备课分层

 3.授课分层

 4.训练分层

 5.辅导分层

 6.评价分层

 (三)研究假设和创新与突破之处

      (1)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兴趣

    信心源于成功的体验,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愉悦,学生的信心就会越来越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

      (2)从认知规律上实现分层教学

    每一学段的目标是该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要求,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要求,分段实现。

      (3)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

四、实验的具体步骤方法:

(一)第一遍走

教材是学习变化推升的本,提供的例子是专家们多年智慧的结晶,既有教育学原理,又有心理学原理,是千变万化的基础,提供的问题体现着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的规律的唤醒,是最好的学习资源。一定是“课本不厌千回读,千回都有千回新”,又一定是“烂读课本熟于心,爱与成就是动因”。在“爱”与“成就”的感召下“夯实基础,强化双基”,研究落实教材科学展开的第一遍学习,实现“简单问题反复练”,积极给学生创造认可“一切的变化都来源教材”和“教材简单很重要”的案例,让事实说话,促使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实现“学出问题,学出思考,练出情趣,练出热爱”来,在思想和行为上,师生共同把教材的学习当做以后提升学习的“百科全书”。

    1.学习范围:

    以课本上的一个小节为一个学习的基本单元,或以一章为基本单元,或以联系密切的几节或是几章为基本单元都可以,一切以学情、教材科学性、学生的认知规律“砍块”。  

    2.知识内容

    教材学习分为三个层次,通读教材,精读教材,研读教材,本着“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基本精神,自主合作静思能群地活化“数学六步教学法”,以此高效地掌握定义,定理,例题,注重解题步骤和方法,实现“知识是目的”的第一层次。

   3.练习配备。

(1)教材课后小练习。

(2)大节习题中第一板块复习巩固部分与本节知识点对应的练习题。

(3)练习册中比较基础的与教材难度相当的练习。

(4)根据需要可以有选择的配备练习。

通过以上题目“先练后讲”量的训练,实现“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第二层次。

    4.教材达标过关。

    通过某一板块第一遍学习之后,对其内容进行达标检测,平均分要在96分(初级阶段)以上为合格,可以进入第二遍的有根基的学习。

(二)第二遍走

 在学生经历了第一遍走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式训练,思维拓展,必要的思想整合。

    1.学习范围

根据知识内容的实际,几个大节,一章或几章学习结束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提高。

 2.知识内容

 可以先分小节进行,再整章进行,对某一个板块进行整体提升。

    3.练习配备

(1)课本习题中综合应用,拓广探索两个板块内容。

(2)练习册中的中档题目。

(3)教师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题目。

    4.达标平均分应在90分(初级阶段)以上为合格,可以进入第三遍的有根基的学习 。

(三)第三遍走

    1.学习范围

    全册教材知识

    2.知识内容

对各章知识进行综合穿线,数学思想整合,方法整理,题型全面,提升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运用知识,与中考题型接轨,提前为中考做好准备。

    3.练习配备

(1)完善单元知识结构体系

(2)练习册中与中考接轨的典型题目

(3)专题训练

(4)综合模拟练习

    4.综合模拟达标测试

 四、几点说明:

1.教材学习、教材内容处理、达标所用的时间为每周5课时,可按此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进行试验,随时间推移和实验的成果的积累,逐步实现4课时。

2.与学生共同研究“三遍走”方式和方法,师生共同体验“三遍走”的快乐,构建共同的学习取向,保证对“三遍走”的尊重和热爱。

 3.及时总结实验 “三遍走”成果和发现问题,备课组的全体成员做好经验介绍和问题攻关,形成符合自己个性的学科特点高效“三遍走”的成果来。

 4.“三遍走”的第一遍是关键,精彩根基全在都在第一遍。

 5.“三遍走”在体现学习的金字塔理论,有计划的重复和有计划的深入,科学幸福的达到最终目标。

 6.教材的“三遍走”和练习册的“三遍走”是对应的同步的,细心研究学生的认知阶段的认知程度,“把最好的东西在恰当的时间送给学生”,一定要把学习的终极目标分解成三个小目标实现,目标实现的短平快,便于求知欲和自信心的保持。及时得到成功的鞭策。

 7.对于智力超常、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其自主、主动、超前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实现超前没丢根基,分层提升实现自主,这样的超前有实力,是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超前,做到了终极目标的稳健实现。

五、分层评价策略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

(1)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及时作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

(2)以分层测试成绩作为分层评价基本依据,以学生自己每次分层测试成绩多做纵向比较,考察各层次学生在本层次达标及递进程度。对各层次达标学生给予表扬,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层次,鼓励低层次学生向高层次努力。

(3)对达不到原层次目标的学生及时作心理辅导,解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中所存在的问题。对部分学习不到位的C层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让所有学生在分层测试后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

(4)教师针对阶段教学效果作自我反馈、自我调节。主要是在分层施教这一环节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使“教”适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通过对各层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评价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校 对/孙玉平


编辑:路海波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