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课题研究
红星中心校 张成
一、课题的提出:
习惯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认为,更应重视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通过规范学生课堂行为,不断探索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途径与方法,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增强体育学习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其受益终身。因此,我们必须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扎实我们的教育根基。
二、课堂研究的目标
1.激发并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养成正确锻炼身体良好习惯。
3.增加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抵御疾病的能力。
4.探索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方法和手段。
三、课题研究对象和时间
研究对象:
兰西县红星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研究时间从2014年9月——2014年12月。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而且要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样才能更合理的支配自己的身体。而且从本课题创新程度来看,该课题有四大优势:1.课题研究与我们办学方向,目标一致。2.课题研究有时间的保证,理论指导,经验作基础。3.课题研究能够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能为培养全面发展新世纪人才尊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科研策略。4.本课题具有理论、方法、手段的领先性和模式的开创性。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2.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培养
3.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俩个因素
4.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否充足
5.体育锻炼中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6.集体体育活动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
7.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体育习惯的养成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而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1.指导方法,强化认知
教师定期强化学生体育学习习惯的认知,结合学习方法,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指导某一习惯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操作有哪些要领,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如:在低年级体育常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站队的位置,上下午站队的方向,每个学生在队伍中排队的顺序,前后排人数不等时如何补充提前说明,使学生知道怎样集合站队,逐渐养成集合“快静齐”的习惯。
2.严格训练,强化练习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严格训练,不断强化。在准备活动做操时,学生可选择操的内容,教师只呼节拍,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运动量进行1-2节调节操。这样,避免了准备活动做操内容的枯燥。
3.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师单枪匹马,显然是不行的。除了要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加强联系、沟通外,在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尤为重要。
4.评价激励,体验成功
在每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评价活动。学生自评:主要从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入手。包括有无迟到、早退,是否准备好运动服,上课是否认真练习,是否服从指挥等。小组评价:主要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入手。包括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小组活动,能否帮助同伴完成练习,能否接受同伴的评价等。
七、研究成果和结论:
㈠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一定促进
2.通过学生良好的参加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人员和体育后备人才。
3.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浓厚了。
4.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体育课能认真听课,认真学练,课间参加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5.在课题研究中,由于与家长亲切配合,使家长更愿意参入到学校教育学生中来,得到了更多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充分展示个性,取得优异成绩
6.在研究中也使自己总结了一定教育学生的经验,也发现了自身一些教育方法的不恰当,有待于改进,提高自己教育水平。
㈡结论:
在一年的对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研究中,自己在教学和平时的训练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了一定经验方法,使我们班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上进心;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要多发现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活动比赛实践中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让他们有着成功的喜悦。这样能促进以“优”带“缺”。同时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时,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有个案研究,不断总结改进教育方法,从而在全校推广,促进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八、课题研究的反思:
1.体育课程改革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条件、学生的现状,注重基础,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健康第一”的思想才能得以落实。
2.体育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应转变观念,加强可让教学的常规管理,切忌急于求成,应持之以恒。
3.习惯的养成不应只重视行为表现,忽视心理过程。教师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心理品质的培养,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4.体育锻炼练习惯养成的内容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以后的研究中仍将继续探索
推荐/刘殿军 责任编辑/刘爱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