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点拨 > 【专业点拨】《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专业点拨】《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2015年09月21日 08:34:44 访问量:630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

——2015年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材料

远大一中  李海燕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祖孙四人的形象。

    3.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祖孙四人的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1min

 师: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 

(师板书课题:散步)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2min

师提出问题:

问题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先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1.散步的时间?——初春

    2.散步的地点?——田野

    3.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

    4.散步中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分歧

    5.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谁来解决分歧?——我

    7.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

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

    8.我要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

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

    9.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

    10.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

    师:好,下面根据上面的回答,让一位同学概括一下,迅速组织语言,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 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儿子和母亲,我们一起散步。所以可以概括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问题二:课文的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

    师引导: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真要出去散步,多累啊,应该让母亲在家多休息才好呢。

    1:老人更需要关爱,如果把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母亲会觉得很孤单。一家人一起散步,会让母亲感受到家的温暖。

    2:文中说,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说明母亲的心里是期盼春天的到来,希望出去走走。

    师引导:春天总算来了,“总算”说明了什么。母亲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反映了什么。

    (朗读指导:“太迟、太迟了”、“挺不住”、“总算”、“熬”)

    师明确: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亲也熬过了一个严冬,出去走走还可以唤醒母亲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写散步这件这么简单的事呢,它究竟表达了人间的什么情感?下面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与他的创作背景,思考以上问题。

()作者与创作背景。(2min

莫怀威:笔名周平安、章大明。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散步》和《家园落日》等。本文创作于1985年,创作的契机在于作者与来西南政法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而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在追求对外开放、大力提高经济水平时代所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拾起来,如获至宝,这使作者感慨不已,开始重新正视这份看起来很陈旧已无什么油水的民族遗产。写作的念头就产生了。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捡回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那么下面让我们细读文章,体味文章的亲情。

(四)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体味亲情(14min

    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关于“我”:[5分钟]

    师:你认为“我”是怎样一个人?

    生:孝顺,善良的人

    师: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2:“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3:“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板书:“我”:孝顺善良)

    关于我的母亲:[4分钟]

    师: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师: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1:“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2:“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

    (师板书:母亲:慈爱亲切)

    关于儿子和妻子:[5分钟]

    师: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那,请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妻子、儿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师:我们再进一步思索,从儿子身上有没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生: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从文中看,妻子很贤良,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倍至。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师板书:妻子:温柔贤惠)

    (师板书:儿子:聪明乖巧)

    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板书:亲情)

    师: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

    1:“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2:“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3: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

    师:本文就围绕着这三种亲情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学生回答)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五)研读赏析(10min

师:我想老师不用问,也知道同学们的心灵已经被触动了。下面同学再读一遍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并谈一谈为什么会为此打动。123谈亲情。45谈责任

    1.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明确:摸摸,让我感受到奶奶对孙儿的那种爱抚和疼爱;还有她遵从了孙儿的想法,因为她不想让孙儿委屈。这里能体会到浓浓的亲情。

    师:那你从中能看到自己奶奶的影子吗?

    你能做一次奶奶把奶奶说的这句话读一下吗?注意: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心甘情愿。(对比孙儿和奶奶)

    2.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是体现亲情之美的句子呢?

    师: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生:现在很多人爱幼满分,但尊老却不及格。而我,在尊老和爱幼之间,我做出的选择是首先服从尊老,为什么呢?因为爱幼,我的机会多得是,而孝顺父母能等吗?不能,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孝顺父母要及时啊!

    3.齐读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含义。 

  师:“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一个家庭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作者的意思是已经超出了事情本身,实际上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孩子的爱护。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爱。

    4.从这一家的散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人间真情? 

    生: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中年人的责任感;尊老爱幼;一家人的幸福和谐。

    5、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师生明确: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让这个种美德在自己的身上绽放光彩。

    (六)教师总结:(1min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板书:小事情表现大主题)。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其实,在我们经过的平写出凡日子里,都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转瞬即逝一幕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久久回味,从而使我们更爱自己的家人,更珍惜亲情,珍爱生命。

    (七)布置作业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推荐/张柏影   责任编辑/丁国成

 

编辑:尹红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