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论述 > 【专题论述】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专题论述】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年05月08日 14:44:41 访问量:422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兰西五中  肖鸿宇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数学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它成为了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争论,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从学生的变化看课改,别有洞天,这里就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思考。

一、参与性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我们教者要提供现实的、适合学生的数学素材,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在数学活动中,并有所发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全员参与

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时,老师先出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出了从生活的角度看到了若干实物后,老师又问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学生说看到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直线和曲线,还有圆、椭圆等。老师引导学生美丽的图案都是由线画成的。请同学们自己任意画几条线,然后和同组的同学讨论讨论,看看可以把画成的线分为几类?进而引入新课。这样将美术与数学进行整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热爱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看待问题。学生感到亲切,很积极地参与其中。

2.小组合作、人人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中,让学生统计2分钟内经过学校门口的各种车辆数,由于多媒体课件模拟情景一闪即逝的局限性,学生独立无法完成,这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分工,规定小组成员每人只记一种车,在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合作总结。这样在统计过程中,人人参与,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统计的意识。

3.实践操作、人人参与

动手实践就是让学生去量一量、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教学、做数学。不但一切科学的发明创造离不了动手实践,而且动手实践能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思维的发展,能激活学生潜意识中学习数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先让学生任意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猜一猜: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再让学生想办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有的折,有的量,有的撕下三个角“拼”等,冲破教材束缚,变原教材中“量一量”的单向思路为开放探索,通过人人动手实践操作,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二、探究性

现行教材中,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看不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如线段图的呈现,往往是静态的、结论的形式,应用题的解答过程,大多用了“告诉式”、“提示法”……难以让学生领略数学动态的形成过程,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学问题的潜在探索空间,影响了学生主动探究潜能的发挥。教师作为教材的开发者之一,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对教材作适当处理和组织,尽量少一些暗示、干预,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例如:“简易方程”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秤物体”引入,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天平秤物体”的学习情境材料,分别列出算式:20+30=5050+50=10020+X=1002X=6020+X>100等等,再想想:“可分成哪几类?”,然后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有什么特点?在观察材料、讨论中,自己获取什么是“方程”的知识,改变教材中“告诉式”,学生经历了抽象知识在实践操作中得以理解的探索过程,在不断探索中学到了知识,学回了学习,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再创造”的愉悦,同时体验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开放性

1.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教者要善于沟通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学“分数乘法”时可由“小数乘法”引入,首先创设“水果店”场景,提供一些水果及价格:苹果每千克3.20元,梨子每千克2.50元,橘子每千克2.40元,香蕉每千克4.60元。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购买2千克以上,算一算,要用多少元钱?怎么算的?这样结合实际选择学习材料,教学内容开放了。把“数学内容与教学现实有机结合”,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2.问题的开放性

在教学“9加几”时,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一幅“运动会报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哪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于是学生提出:参加赛跑的有多少人?投沙包的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的男、女运动员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赛跑的比投沙包的多几人?投沙包的比赛跑的少几人?”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让学生选取用加法做的一种信息进行探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在主动学习中,又想出多种算法,改变了过去只讲“凑十法”的单一做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这样,问题开放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大了,探究的欲望也更加强烈了。

3.结论的开放性

我曾经出过这样一道题:妈妈每天工作8小时,一星期工作多少小时?

学生A的解法是:8×7=56(小时) 因为一星期有7天。

学生B的解法是:8×6=48(小时) 因为我妈妈每星期只休息一天,一星期工作了6天。

学生C的解法是: 8×5=40(小时) 为我们每星期休息两天,我妈妈和我一样,休息两天,工作5天,所以一星期应按5天计算。

以上几位学生的不同答案,都有道理。这种开放式的结论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轻易地加以否定,势必扼杀了学生智慧中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反之,不轻易地加以否定,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说,使他们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愉快气氛中进行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以自身的行为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主动的提高,同时,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与交流等,尊重学生的思考,保护学生的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发展,有所超越。

经过一段时间课改的具体实施,我发现也真正体会到,许多曾经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都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也使我真正体会到只要你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学生便会还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推荐/刘翠霞   责任编辑/周丽梅


编辑:路海波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