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本培训 > 【校本培训】试论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向

【校本培训】试论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向

2012年07月03日 15:43:07 来源: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访问量:417

试论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向

校本课程源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名词、新事物,虽然在近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中,许多中小学也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但从总体上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成为教育改革中一项非常迫切的课程革新任务,而且很有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重大热点问题。从笔者所了解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个人认为,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取向应侧重以下几方面:  

一、整体取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整体活动”,绝非仅仅编教材。不论何种程度的校本课程开发,单个学科或活动还是多个学科或活动,只要是校本课程开发,就一定意味着对“课程”进行某种程度的系统安排和规划。这里,有关需求的调研、教育哲学的确立、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内容的筛选编写和组织以及教学的安排、课程评价的开展等等,都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有整体的设计或结构性规划的。只有“整体设计”,各种课程资源才能统一在一定的教育哲学及课程目标的“旗帜”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那种仅仅热衷于“编教材”的做法,那些几乎未经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的“零打碎敲”式地对教材或教学所做的变化,绝不是校本课程开发。这种缺乏“整体设计”的活动显然不利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与理论上的深入,也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由此可见,校本课程是与学校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相联系,必须纳入到学校课程结构之中,放到合理的位置,发挥其应有作用,首先是校长的责任,尽管在总体设计后要落实到学科及教师,但不是先由某学科和教师来确定。  

二、活动取向。
    活动课程的探索应该是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雏形,但是现在提出的校本课程与过去的“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在实施国家及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确立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活动。“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可以转变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那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设置的、具有学校特色并形成了一定“品牌”的、具有相对稳定内容和独特功能的“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如果能实施“课程化”的改造,即按“课程”来设计,系统地、规范地考虑其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要素,那么,这样的“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的设计就可以看成是“校本课程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兴趣小组”或“课外活动”走向“校本课程开发”,无疑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选择取向。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走向知识经济社会,新思维、新理念、新职业不断涌现。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后还会进一步加快,并势必造成教育的紧张局面,因为教育界将要满足日益增多的需求和接受一个迅速变革的世界所提出的各种新的挑战。应对这种挑战的重要途径就是以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结构适应日益增多的需求和迅速变革的世界,满足人才多样化即受教育者成长的规格、层次、职业取向多元化的需要。这就需要选择性的、多样化的课程系统来保证和发展其独特价值。因此,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最大特点是结构性的变革,随着新课改方案的实施和高中选修制度的推进,必须有力推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向前发展。
  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选择取向在高中新一轮课改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较之传统的高中课程结构,本次重选择的高中新课程方案几乎是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高中课程结构的最大、“成功”之一,是使所有的学生学习所有的课程而且按同样的要求学习,这就保证了每个学生有基本同一的知识与技能基础。这种课程结构的最大弊端也恰好在这里,就所有的学生不分资质、潜能、禀赋,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都得学习所有的课程,而且按完全同样的要求来学习。表面上是学生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学生一个模子发展;表面上它制造出少数高水平的毕业生,实际上却留下大多数学生“在大千世界中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这种课程虽然精致,但学生的个性却被粗野地扼杀了——课程像典型的过滤器,使我们的孩子标准化、同一化,它的背后是相当一批学生的失败。拥有这种课程的学校成了一个富有个性的、活灵灵的孩子走进去,然后毫无特色地走出来的地方。高中阶段学生面临从少年到成人的过渡,是教育乃至人生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学生处在这一个性发展的决定性阶段,未来的倾向性开始形成,因而高中具有独特性,体现独特价值,就需要选择性的、多样化的课程系统来保证和发展其独特价值。因此,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最大特点是结构性的变革,随着新课改方案的实施和高中选修制度的推进,必须针对不同个体智力发展的特点安排有针对性的课程,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一个体身上既存在多种不同的智力,又有相对优势的智力领域,因而课程应充分尊重学生智力的这一特性,努力挖掘每一学生特殊才能的巨大潜力。这不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行各业需要拔尖人才的必然要求。
  校本课程应在最大可能条件下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求,如果学校一味迎合高考,忽视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仅开设学科类的校本课程,就会使校本课程开发沦落为高考的附属物,违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仅仅随着开设几门选修或活动课程,没有真正地研究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要,也不能说明给予了学生真正的成长空间。  

四、实践取向。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杜威认为,是生活和实践活动培养着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逻辑思维力、勤劳的习惯、对世界的责任感乃至人格。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得到清晰地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的辩证关系。可是目前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学生们谈哲学,而不会用哲学思考实际问题和指导现实生活,更未将它转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学了电学,却对家用电器使用与维修毫无所知;学了化学,却不知“人体”化学、“衣食”化学、“农业”化学等“生活化学”;学了生物学,却不知生活环境中的“花鸟虫鱼生物学”,如此等等。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是在灌输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的条条框框,而不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伦理道德规范,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致使不少学生会讲“大话”,但不会做诸如礼让、谦虚等“道德小事”。当然,知识和间接经验的学习,对于主体的实践活动和素质培养来讲是绝对必需的,但远不是充分的。知识的学习只是素质形成的一种条件,而直接经验的积累才是素质形成的必由之路。知识的获得是不能脱离实践活动的。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学习间接经验获得知识,但间接经验的学习在多种意义上同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以学科知识为主的课程和以活动为主的实践性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来讲,两者都是必需的,两者的关系不是相互零星代而是互补的。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来看,为了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环节,并将它放到教育的适当的位置上,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侧重点。  

五、综合取向。
    长期以来,课程整合的理想和学科割裂困扰着中小学教育教学,世界不可能囫囵吞枣地进行传授、学习或探索,对世界进行分解和分析加以认识是必须的选择。但是各种分门别类的课程在一个学生身上最终是要发生整合作用,“综合”也同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传统的分科课程的内容是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对象,注重科学的逻辑性,而往往忽略了学生发展的心理逻辑、兴趣,需要由于分科课程裂割了知识;缺乏科际之间的统整,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常常肢解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由于分科课程以系统的方式传递文化教育遗产,课程设计中注重学术化的理性知识的设计和选择,较少关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把它们合理有效地吸纳进来,以满足学生现实社会生活需要的目的。当然,分析与综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与此相对对应,学校课程中分科与综合都有各有存在的理由,综合与分析各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划分是相对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和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目标,一般来说,年级越低,综合和程度越高一些。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了课程综合化的特点,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与综合相结合,高中以分科为主,这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世界课程改革共同趋势的,综合性也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取向。  

六、道德与人文取向。
   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这是任何课程都回避不了的问题,而且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从古至今课程设置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大大加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诸多困惑与挑战,知识是力量,而在一定情况下,道德与人格更是力量,学校德育课程在共性要求的基础上更具有个性化特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群体,不同的家庭背后与社区环境,都使学校德育存在各自特殊情况,因此,如何增强学校德育课程的针对性便成为校本课程建设中值得重视的方面,同时也给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
  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多变性与人文精神的永恒性,在当今社会已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是一把双刀剑,既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难以预料的问题甚至灾难。靠什么来驾驭科学技术这匹狂奔的野马呢?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人文学科的教育,未来社会不仅充满竞争,而且更离不开合作,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中更应注重科学的发展观,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科技发展越迅速,越需要人文精神的牵引,人们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并确定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世界课程改革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人文学科的分量,我国课程结构中数理化学科比例较大,而人文学科分量偏低,这样倾向在我们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中值得充分注意。也可以说,道德与人文教育也应是我国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的又一重要取向。

 

                                                                  推荐人/ 

编辑:超越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