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骨干培训 > 【骨干培训】新课程推进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骨干培训】新课程推进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年10月31日 10:09:31 来源: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访问量:510

新课程推进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讲座提要

齐齐哈尔市教研院教授  张玉民

一、新课程推进历程回顾

2001年国家级课改试验区启动

2002年省级实验区启动

2003年市级试验区启动

2004年新课程全面实施

2007年我省全面进入高中课程改革

我们经历了激动与兴奋期。

大量的调查表明,当人们接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要、方案、标准、教材等文本并对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有所了解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内心深处的激动、兴奋和憧憬溢于言表,他们满怀着希望与激情开始实验、走进课堂。

我们经历了困惑与挑战期。

随着实验工作的展开,尊重每个学生,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建立平等、对话、协商、合作的课堂文化和教研文化……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系列理念和要求如何通过具体操作变为现实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的实践工作者,挑战着人们长期以来业已形成的行为习惯、教学常规和政策制度。这种困惑与挑战不仅存在于实践层面,在学术界也同样存在。

遇到批评与反对。

2005年前后,批评、质疑,甚至反对新课程的声音越来越高,一些地区,随着课改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探索中遇到的困惑、挑战也在增加,再加上国家配套政策、学术界准备和教师素养诸方面的影响及落差,课改遭遇了风暴。(新课程理论基础的讨论)

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层面我们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也存在问题。一些地方和学校反映课堂教学表面热热闹闹、合作流于形式、探究不了了之,直接带来的结果是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多了、计算的速度慢了、计算的准确率低了,概而言之,学生在读写算等方面不如从前。于是,否定声迭起,甚至有院士上书中央、教育部,直接接受媒体采访,公开表示要求立即停止课程改革。

反思与实践期。

出现上述现象并不奇怪。事实上,新课程在目标、结构、内容、教与学的方式、评价与考试改革,以及课程管理和政策制度等诸方面进行了很多新的探索,学术界本来对其中的一些提法就存有异议。在实践层面,新的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定的落差,人们接受并真正把握新理念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经历摸索和亲身实践、形成经验、发现规律、不断调整和再实践的漫长过程。

更重要的是,实践新课程的每个人都是在数十年的传统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即使人们在理念上接受并认同新课程的追求,但是在具体的现实情境和行动中难免仍然沿用原有的质量观评判新课程,产生学生学习质量普遍下降的感觉;(实践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时代发展科技发展带来对计算、记忆……等能力要求降低)

更何况,在不少实施新课程的地区,日常的教育管理政策、教育评价制度、教学研究的重心和教师的培训方式仍然沿用老一套的做法,严重地伤害了教师们实施新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所有这一切,加上我们现有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班级规模,以及舆论环境和家长期望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解甚至阻碍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可能效果的显现。

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和基本走向

在经历了2005年前后围绕课程改革进行风风雨雨的争论之后,回顾并重温六年前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回顾并重温这六大目标,在扎扎实实实施、开展新课程的地区和学校,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

与五年前、十年前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相比较,新课程给学校、给课堂、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课堂气氛更加民主,学生得到了更多的尊重,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获得知识不再成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学校和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回顾并重温这六大目标,我们的心情依然沉重——

面对具体的课程标准、面对各版本教材、面对一节节课、面对一天天的作业、面对一份份的试卷,人们最为关注的仍然是知识掌握的多与少、技能训练的快与慢,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依然处于边缘状态。

对于学校开设的课程,教师、学生看重的依然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应试科目,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实际上仍然面临着生存的威胁。询问一下周围任何一位小学和初中高年级的学生,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用在做语、数、外等练习上,不是吗?

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有所遏制,但是教师们追求高、深、难的情结依然十分普遍(许多训练册严重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安心于遵循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并达到基本要求的教师仍然是少数!

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确有改进,但是,能够经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实践体验与交流合作的课堂却也并非随处可见,尤其是无人观摩、无人听课的那90%以上的“日常课”,“自主合作探究”可谓烟消云散。

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综合评价的理念被大家普遍接受,然而“成长记录”一阵风过后,在多少学校留下了印记,是成为了历史,还是形成永恒?由地方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组织的统考、统测,乃至中考,试题中有多少成分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结果按学校、班级、学生排名的状况普遍消失了吗?

上面提到的问题比较尖锐,但客观存在,这是因为经历了前几年的课改风云后,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艳阳天”的到来。我们希望在今后几年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各项教育政策的调控能够为建立健康、有活力、可持续的课程运行机制作出贡献。

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新课程的工作重心总体上依然是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而不是认为新课程走过了头需要“拨乱反正”,即使在教学上有假合作、假探究形式主义的现象存在,也不是“自主合作探究”错了,而是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大校本教研和专业支持的力度,更好地引导教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合作、从事有价值的探究,实现高质量的教育。

二、深入实施新课程主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1.在对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今后一段时期推动课程改革的首要课题是管理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形成配套政策、提高课程改革的执行力。

明确教育工作业绩标准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估标准,落实教育质量保障措施.

2.修订并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与教学研究制度,建立与媒体公众定期沟通对话机制等,是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首要工作

3. 课程发展面临的第三个重大的课题是如何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并能够向一线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尤其是广大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师,他们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及开展教学研究的条件均有一定的局限,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技术的优势,建立一个即时、便捷、有效的网络平台,使之成为中小学教师交流经验、分担困惑、资源共享的学习型社区。

三、思考与对策

(一)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效率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效率!

没有效率的课堂教学和教育改革是走不远的!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1.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价值观,要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2.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落实新课程三维课程目标

3.有效教学中,学生必须处于能动的、自觉的主体地位

4.有效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有效指导的过程

有效教学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学生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学生能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

在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得到帮助;

学习内容具有适当的难度;

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启发与激励。

(二)有效的课堂必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只有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效率(成绩)才能高吗?

08届黑龙江省理科高考状元班的启示

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东庐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江苏溧阳埭头镇的后六初级中学

必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近些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原来各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的农村学校突然后来居上,比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后六中学等,相对于这些农村学校的勇于变革,一些城市学校显得过于保守,小学较中学更为保守。

共同特点:教师队伍薄弱、教学质量不高、选入困境——要彻底改变现状。

摆脱种种疑虑,种种束缚,满足传统做法,按新课程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比较课程改革之初,我们也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按照新课程的理念作了很多工作,现在剩下多少?为什么会这样?

指责教育行政?有一定道理。但我们自己没有问题吗?——教育价值观正确吗?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认同坚定吗?改革中遇到问题退缩吗?

要解决以下问题

1.理解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核心

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国家意志和法律的规定。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大理论实际问题,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

合格公民。终身学习。特别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各国教育的核心。因为我们处在一个竞争的大环境当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他们的动手能力是各国教育都非常强调的问题,也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2.重新审视课堂教学。

课堂是什么地方?教师教知识的地方。对,但不完全,不是根本所在。

课堂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地方——是根本所在,但也不完全,学生的学是在教师引导下,有预设地学习。

课堂教学关键点:

学生主动学、喜欢学,得到发展(不仅是知识与技能,三维目标,合作交流技能、收集处理信息技能、终生学习愿望和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

教师在正确理念指导下,运用有效的方法,真正把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生活做准备为最终目标,把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

生命的课堂。真正如呵护生命成长一样对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成长。

3.真正改变课堂教学现状

形成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教学景观,自主课堂:我参与,我快乐;自主学习:我自信,我成长也就变成了现实。

教师可以发现知识,总结规律,做学生中的首席;但不能硬性灌输知识,做课堂的主宰。

教师一站讲台,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就找到了以前独霸讲坛的感觉,情不自禁地多讲起来。这无异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影响。

只要学生通过探索可以学会的东西,教师都不要讲。

学生学习态度要由供应式超市式的转变,课堂教学由一言堂变成了百家争鸣,学生由精英式的学习变成全员式的参与。学生充分发挥在知识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性,从哪些材料中学习,学习什么,由自己作主。这一转变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习惯。

教师教学由注入式发动式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使课堂成了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

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课堂学习要有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回归新课程,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需要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开展新课程实施能力训练。

木匠的房子

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了。

    他告诉雇主,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的老伴过一种更加悠闲的生活。

    他虽然很留恋那份报酬,但他该退休了。

雇主看到他的好工人要走感到非常惋惜,就问他能不能再建一栋房子,就算是给他个人帮忙。

     木匠答应了。

     可是,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料。

木匠完工后,雇主来了。

    他拍拍木匠的肩膀,诚恳地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要是他知道他是在为自己建造房子,他干活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就是那个木匠!

    每天我们钉一颗钉子,放一块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没有竭尽全力。

    终于,我们吃惊地发现,我们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编辑:尹红胜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