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任靖宇小学语文 > 《火烧云》教学设计 陶玉

《火烧云》教学设计 陶玉

2024年11月15日 07:20:52 访问量:155

《火烧云》教学设计

榆林中心校 陶玉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6自然段。

3.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和形状变化快进行观察的方法,积累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仿照课文描写的方法,写一段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内容

二、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火烧云图片

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曾经有很多诗人、作家都用最美的语言描述过天空中绚丽的云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作家萧红的《火烧云》,去感受夕阳西下那美妙动人的景色。(板书:火烧云)

2.介绍近现代作家:萧红。

3.回顾生字,巩固练习。

三、再读课文,感知美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样的云叫作“火烧云”?

1.(生说后课件出示)“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1)请生单独读这句话。(2-3人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说明了什么?“红彤彤”是指什么?

(2)对比“烧”字与“红”字。教师:这两句话中,哪一句更好?为什么?(生畅谈)。

(3)再读这句话(带着学生的体会,2-3生个别读)

四、细读课文,领悟美

1.(1)(出示课件)教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火烧云上来后,地上的事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齐读)教师逐步引导:“小孩子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里边的人物心情是怎样的?(笑盈盈),那此时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来朗读?(欣喜、期待)(2)再次朗读,总结:在霞光的照射下,事物的颜色都发生了变化。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抓住火烧云的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1)师引导:“红彤彤、金灿灿...”说明?(颜色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明?(变化快)。

(2)教师:火烧云的颜色真是多呀,你能照样子说说吗?(分类积累词语,例如ABB式、半x半x式、事物+颜色式)

(3)教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么得美呀!你能不能用一个恰当的成语来概括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丽多彩、色彩斑斓)

(5)总结火烧云的变化:颜色多、形状多、变化快。

3.教师:同学们,火烧云不仅以它的颜色之多震撼了我们,还以它的形状变化之快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1)作者具体写了哪几种形状?(马、大狗、狮子)(说明“形状多)

(2)再读4~6自然段,请找出反映“马”、“狗”、“狮”变化快的词语。(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3)分男女声品读这些描写形状的句子。

(4)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绚丽多姿、瞬息万变)

(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此时孩子们是什么感受?心情又如何呢?(恍恍惚惚、心情:留恋、遗憾、不舍.....)

五、语言实践,创造美

1.主题概括。(本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多、形状多、变化快,表达了作者对“火烧云”这种自然景观的喜爱与赞美,激发了我们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趣)。

2.提问:你能说一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美丽的现象吗?(极光、流星雨、日晕......)

3.拓展延伸;欣赏“火烧云”视频。

4.小练笔:请同学们根据图片进行大胆想象:火烧云还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写一写!

5.升华主题,教师总结:

火烧云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绚丽多彩。其实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早晨、中午、傍晚还是深夜,它都时时展现独特的魅力,只要我们随时欣赏,我们的世界是精彩无比的。

编辑:语文任靖宇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西县教师进修学校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西镇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